Logo 澳門蒙特梭利教育中心 Macao Montessori Center

甚麼是蒙特梭利教育哲學?

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.蒙特梭利博士 (Dr. Maria Montessori 1870-1952) 根據長期的觀察和實驗,建立了一套全人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哲學,以及一系列蒙特梭利教具,以配合孩子個別的身心發展及讓成人協助兒童發展。此教學方法有別於一般傳統教學方法。

蒙特梭利教育是集結醫學、心理學、胚胎學、人類學及哲學,讓成人協助兒童發展的方法。其理論是遵循兒童成長的自然法則,培育孩子學習所需的自然因素,讓兒童在特別營造的環境中自由而有序地進行主動的自我學習。蒙氏教育不單是一種被採用於學校的教育方法,受過其培訓的家長亦可在家中進行。

雖然蒙特梭利本人曾謙虛的說:“不要說我發明 ‘蒙特梭利法’,我只是對兒童加以研究而已”,但蒙特梭利博士撰寫的兒童教育理論著作已經被翻譯成37國文字,對現代兒童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不可置否的影響。由於蒙特梭利博士致力倡導和平教育,並將孩子視為未來新世界最大的希望,在二次大戰期間,“蒙特梭利教學” 被代表成一種追求世界和平的運動,蒙特梭利博士並多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。

蒙特梭利教育哲學在歐美、中國大陸、台灣及日本早已是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哲學,近幾年亦被引入港澳。現在越來越多家長認同蒙特梭利教育哲學,坊間亦多了蒙特梭利幼稚園或使用蒙特梭利哲學及教具的學校,有不少機構更推銷 “蒙特梭利教具/玩具”。但各位家長要留意:若要正確使用教具,使孩子能得到正確的啟發,成人必須要經過培訓,以深入認識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真正內涵,絕不能單靠掛上 “蒙特梭利” 名字的商品盲目地去催谷兒童發展。

蒙特梭利教學有甚麼特點?

蒙特梭利以科學觀察及驗證發現了兒童有自我學習,使自己趨於完美的潛能。此發現使蒙特梭利以非傳統的全新態度來看待兒童。因此,蒙特梭利教學具有別於傳統教學的特點:

1. 以兒童為中心

視兒童為與成人有別的獨立個體,並以兒童為中心,從兒童的角色出發。

2. 不 “教” 的教育

幼兒在6歲前還沒有足夠的認知、辨異的能力,故不適合說教的教育。蒙特梭利教學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,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,再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、豐富的教具,讓兒童自發性的主動學習,自我教育。

3.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

0至6歲的幼兒隨著成長,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,例如於某段時間會對數字、文字、感官、秩序等特別好奇。若能把握在敏感期學習該特性,即可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。

4. 導師扮演協助、啟導的角色

蒙特梭利導師的工作是觀察兒童的內心需要,為他們設計環境,並示範教具的正確操作,再依兒童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,提供適時的引導。在這種 “不比較孩子”、 “尊重每個孩子的喜好和進度” 的環境能使師生關係和諧,兒童自然能愉快學習。

5. 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

幼兒教育的本質與意義是在幫助幼兒快樂成長。蒙特梭利極力主張幼兒教育的目的並不只是為入學做準備,而是為他們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礎,培養終身學習的好習性。

6. 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

蒙特梭利教學沒有呆板嚴格的課表,兒童能循著內在的需求選擇教具,自由地專心工作。蒙特梭利認為孩子的 “專心時刻” 如果被打斷,會養成虎頭蛇尾的草率習性。反之,重複並專注的練習能培養孩子的專心和耐力。

7. 混齡教學

不同年齡 (例如:0至3歲、3至6歲) 的兒童會彼此模仿、互相學習,並可養成兄友弟恭、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。

8. 豐富的教材與教具

種類近四百種的教具是蒙特梭利教學的一大特色。這些教具並非是導師用來教學的 “教” 具,而是兒童 “工作” 的材料,主要目的在誘發兒童由淺入深的自我重複操作,達到自我教育。

9. 教學成果常以爆發的力量呈現

蒙特梭利教學以循序漸進的自我教育方式訓練兒童,短期間內並不易察覺學習成果,但卻常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內在心智的成長。

孩子在蒙特梭利教室學到甚麼?

基於 “孩子有自我教育的天賦” 以及 “智能可以改變”的發現,蒙特梭利教學以豐富的教材、教具為媒介,強調孩子自發性的自我學習、自我成長。

蒙特梭利教室是一個由成人預備好的學習環境。在蒙特梭利教室裡,孩子們能自由地進行探索,並且運用他們的創造力,進行各項有益身心和情緒發展的活動。
而受過訓練、愛孩子、尊重孩子的蒙特梭利教師會細心觀察孩子,然後根據每個孩子獨特的需求和能力,去引導孩子獨立思考。在這巧妙營造的環境中,孩子可以自由而有序地主動自我學習、辨認和改正自己的錯誤。

在蒙特梭利教室裡,導師向孩子示範如何正確操作教具,再讓孩子親手操作。孩子在重複的練習中及導師的協助下,學習以下5大領域,建構心智:

1. 日常生活教育

包括生活禮儀、照顧自己、照顧環境。主要目的是訓練孩子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,使其適應環境,奠定獨立生活的基礎;並藉此培養兒童的耐心與注意力,以及互助、愛物的好習性。

2. 感官及音樂教育

人類的智力建構需由感官著手,進而產生認知,成為智慧。由於感官教育是智能建構的最基礎教育,因此蒙特梭利根據兒童的感官發展,設計了一套感官教育。其直接目的是培養孩子敏銳的感官;間接目的則在培養孩子觀察、比較、判斷的習性和能力。強調感官訓練的蒙氏教育認為,人類學習必須經由五官 (眼、耳、口、鼻、皮膚) 將訊息帶進腦袋。感官教育的內容亦包括音樂教育。

3. 數學教育

由於其 “抽象” 的特質,不少人認為學習數學很困難。蒙特梭利主張數學教育應從感官訓練著手,使抽象的概念得以具體的呈現在孩子面前。當養成觀察、分析的能力,以及專心和秩序的習性後,再藉著重複操作數學教具,循序漸進地明白抽象的符號,輕鬆地獲得數和量的概念,自然地養成“不怕數學、喜歡數學”的推理習性。

4. 語文教育

0至6歲是兒童語言的敏感期。此時,成人若能以清晰、正確的發音予以協助,擴充他的詞彙領域,幼兒即能爆發良好的語言能力。因此,蒙特梭利教師先以正確的發音,訓練幼兒的聽覺,使孩子能精確的掌握發音,再藉著無所不在的隨機教學,增強語言能力。

兒童的書寫敏感期雖遲至5歲以後才爆發出來,但經由蒙特梭利的日常生活訓練(手眼協調能力)和感官練習(聽覺、觸覺、視覺的精進),幼兒已具有讀、寫的預備基礎,再加上蒙特梭利獨特的語言教具,例如幾何嵌圖板、砂字字母板、圖字卡的操作,幼兒即能自然學習書寫和閱讀的能力。

5. 自然人文教育

前四類教育內容著眼於孩子心智的建構、品格的養成;而自然人文教育則立足於人類的大環境,目的在培養孩子的世界觀、宇宙觀,以適應社會環境,進而能快樂的生活。

自然人文教育的內容包括了動、植物學、天文學、地質學、歷史、美勞等與人類生存環境有關的各種知識。